緊抓高交會機遇 香港全方位推介科創優勢
- zixuan liu
- 1月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5天前
發布時間:2024.11.14 類別:活動新聞 (内容轉載自 大公文匯記者 王凱輝報導)

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舉行。(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凱輝 攝)
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在深圳舉行。香港特區政府也緊抓「高交會」高新科技交流盛會機遇,香港創新科技署和香港貿易發展局攜一眾前沿科創企業亮相「香港館」,全方位推介香港科創優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國家戰略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個月在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時指出,香港正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對此,香港各界正緊鑼密鼓行動起來,全力發展香港科創產業。記者發現,今次「高交會」上的香港身影比以往多了,從「香港館」再到「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香港大學青年科創學院」,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發展新格局的動能更強勁了。
香港貿易發展局大灣區服務中心主任曾沂靖在接受大公文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參與今次「高交會」的初衷有三個點:第一是藉助這個大平台尋找客戶,更好服務他們的產品,拓展市場;第二是希望將香港研發中心的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轉化;第三是宣傳推廣香港領先的科創生態圈,邀請海內外科技企業、國際人才投身到香港創新熱土中。曾沂靖說,「他們可以成為我們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企業的國際合夥人。」他指出,科技產品直接複製到海外並不適用,特別是人工智能涉及到一些數據,就必須要按照當地監管要求以及當地受眾習慣。曾沂靖表示,我們要用好「一國兩制」優勢,內地科創企業可以通過香港平台拓展海外市場,對接各種科研成果。「內地企業在香港與科技企業或研發機構合作,先做一個香港版本,然後通過香港版再複製到海外,成為國際版,可行度和歡迎度都比較高。」
前海作為深港融合發展的橋頭堡,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生態圈融合發展,採取了諸多有力舉措。香港大學青年科創學院(HKU TEA)在成立2月後便首次參展高交會,推介創新產品。科創學院負責人表示,香港大學創新力量十分強勁,支持學生科研成果轉化,促進跨境創新和資源整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全國科技創新發展。
在高交會展區,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積極推介港澳籍創業者產品,科創產品遍及醫療、無人機、AI等。該基地目前累計孵化港澳項目超5700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近8000人,在孵化項目年產值超70億元(人民幣)。
Comments